在住宅市场宏观调控持续、未来存在诸多变数,商业地产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,地产开发商们将目光瞄准了产业地产
崛起之势
经历了黄金十年的房地产业正饱受冬天的煎熬,资金状况在进一步恶化之中。
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的一份报告称,截至4月25日,在近140家上市的房企中,已经公布2011年年报的125家企业,其合计负债达到了创纪录的1.33万亿元,同比上升31.7%,行业负债率也已达到72.1%,创下历史新高。
在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并不放松的背景下,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意识到,未来的十年,行业游戏规则将发生根本性变化,如不实现转型势将寸步难行。
转向何处?
有人选择了商业地产。2010年,万科开始进军商业地产;金地专门提出了“一体两翼”的发展战略,其中“一体”是指住宅地产,两翼分别指“商业地产”和“地产金融”。绿地、保利、恒大、龙湖、华润等住宅房企也纷纷进军商业地产,与万达、新鸿基、SOHO争抢地盘。
有人选择了产业地产。
产业地产是升级版工业地产,其不再局限于厂房出租和卖地,而是将地产、产业、城市三方面有机结合。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企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周建成博士认为,根据开发主体的不同,产业地产分为产业园区开发模式(政府主导)、主体企业引导模式(特定产业领域具有强大实力的企业引导)、产业地产商模式(地产开发商经营和管理)和综合运作模式,而第一种模式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模式。
周建成认为,在住宅市场由于前所未有的调控降温、商业地产因竞争激烈出现过热迹象的情势下,产业地产日渐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。特别是总部基地产业地产,将会逐步成为支撑中国房地产业走好下一个十年的重要一极。“因为产业地产地价低廉,竞争尚未白热化,存在巨大的开发空间。更因为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,客观上也需要产业地产的支撑。”